最新图书

LATEST BOOKS

杉木遗传改良
书 号: 978-7-5359-3181-2
主 编: 阮梓材
开 本: 16开
页 数: 372页
字 数: 465千字
出版时间:2003年08月15日
定 价: 120元
  •     阮梓材,高级工程师,1934年出生,广东省新会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长期从事林木遗传改良的研究工作,参加国家科技攻关有关杉木良种选育科研项目,通过十多年试验,选育出一批有较大遗传增益的杉木良种,获省(厅)级奖15项,撰写科技论文40多篇。

        在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15代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和无性系选育体系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应用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开展林木遗传改良,实行良种造林,是当今世界提高人工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针叶树良种选育的发展趋势是以轮回选择为主线,多群体系统经营为基础,充分利用每一个改良世代改良效果的多世代逐步遗传改良的策略。在种源和子代测定基础上,对容易大批量无性繁殖的树种,开展无性系选育,增加无性系造林比例。这是当今世界林木遗传改良策略上相辅相成,相互交叉的两条途径。

    在国内,通过国家“六五”、“七五”、“八五” 和“九五”科技攻关,杉木遗传改良已取得重要成果,选育出一批优良种源、优良家系和优良杂交组合,整个改良体系协同发展,并正向高世代种子园发展。当前由于工业人工林的发展,加上人工控制授粉和无性繁殖技术的日趋成熟,特别是大规模无性繁殖苗木生产技术体系的形成,使得杉木可以象杨树、桉树那样,采用有性与无性繁殖结合的策略进行育种成为可能,并将形成新的造林体系。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传统用材树种。其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是深受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用材树种。本书在概述了我国近期的杉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着力介绍了广东省二十多年杉木良种的研究进展和科学成果,内容除了优树选择、种子园营建、子代测定、杂交育种以及种源选择等常规选育种技术外,还包括杉木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和利用,育种群体中核心群体、亚系群体的建立及新近形成的无性系选育体系;并介绍了当前新发展的植物界中的克隆技术,即生物工程中的组织培养技术,以及育种试验的设计、施工、调查和材料的整理、分析、计算以及计算机育种软件的应用等。

    本书是在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写成的,是集体研究成果的结晶。内容广泛、材料丰富、技术先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科研、教学、生产部门从事林木良种选育工作者参考。

概论

 第一章  杉木概论

第一节  栽培历史

第二节  杉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第三节  分类

第四节  地理分布

第五节  生态学特性

第六节  生长与发育

第七节  繁殖生物学

第八节  引种

第二章  林木良种选育现状概述

第一节  林木良种选育现状及其发展

第二节  杉木遗传改良概述

 

专论

 

第三章  杉木遗传变异及其改良策略

第一节  杉木的遗传变异

第二节  遗传改良策略

第三节  杉木综合育种系统

第四节  杉木无性系选育程序

第四章  广东省杉木资源研究

第一节  林木种质资源概况

第二节  广东省杉木种质资源的调查

第三节  杉木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第五章  杉木种源研究

第一节  地理变异

第二节  种源生长性状评价

第三节  种源生长的早期选择

第四节  种源区划分

第六章  杉木多世代多群体改良策略和构成

第一节  多世代育种策略与技术

第二节  多种群体的构成

第三节  交配设计与选择方法

第四节  育种实生种子园

第七章  杉木优树选择

第一节  第一代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

第二节  入选优树的表型分析

第三节  优树复选

第四节  选优性状合理性综合评价

第五节  第二代优树的选择方法

第八章  杉木的遗传测验

第一节  杉木家系子代测定

第二节  杉木无性系测定

第九章  交配设计和控制授粉技术

第一节  杂交在杉木改良中的作用

第二节  广东省杉木无性系花期分组及利用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

第四节  配合力分析

第十章  种子园良种繁育体系

第一节  种子园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种子园的种类

第三节  种子园的规划设计

第四节  种子园的园址选择

第五节  种子园的建设

第六节  第一代改良种子园建园材料的综合选择

第七节  种子园的管理

第八节  种子园结实规律与增产措施

第九节  种子生产与经济效益

第十节  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

第十一章  无性系选育及繁殖利用体系

第一节  无性繁殖机理与生物学效应

第二节  无性系的选育

第三节  无性系繁殖技术

第四节  我省无性系利用的早期探索

第五节  采萌圃和种子园经济效果分析

第六节  结论

第十二章  林木育种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  组织培养

第二节  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杉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第十三章  林木育种中常用的试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第一节  林木育种的试验方法

第二节  林木育种的试验设计

第三节  SPQG 系统软件在林木育种的应用

附录

一、杉木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二、杉木扦插苗测定方法

三、杉苗常用除草剂

参考文献

top
Baidu
map